愈來愈厚的臉皮


愈來愈厚的臉皮

你有這種經驗嗎?年少時候坐小巴士,總是覺得在車上高叫「下車!」是一件很尷尬的事。於是,唯有希望有人跟你在同一個地方下車,由他開口做這件醜事。

可是,並不是每一次你都這麼幸運,我頭一次鼓足勇氣,在眾目睽睽下高叫「前面下車!」換來的是司機兇巴巴地說:「前面不能停車!」

沒有人是天生臉皮厚的,我們曾經都是臉皮很薄的人,只是,生活磨人,臉皮也和腳底一樣,愈來愈厚。

於是,某一天,我們可以在一輛坐滿乘客的小巴士上高叫「司機,前面下車!」而一點也不覺得難堪,一點也不面紅。

我們可以站在街上看熱鬧,並且跟身旁的陌生人攀談。

我們買東西時可以無恥地講價,把人家開出的價錢減少一半。

小時候,我曾經不明白媽媽的臉皮為什麼比我厚,她在街市買豬肉時,竟要求老闆送她一塊豬骨,買菜時,又要對方送她二棵蔥,買任何東西都要講價,人家不肯就範時,就裝著「啍,我不買了。」一邊拖著我走,一邊等對方叫她回去,然後得意得買下便宜東西。

原來,都是因為生活。

一張臉皮的厚度是訓練起來的。

– 張小嫻<不如,你送我一場春雨>

看見幸福背後的努力


吳淡如說:「沒有一種幸福的背後,不站著一個曾經咬緊牙根的堅定靈魂。」

相信你可以解決問題, 是人最重要的力量, 可以解決問題的二人, 他們會全身帶著一種能量, 困難是無法為難他們太久的… 這個能力可以鍛鍊, 而能量可以培養, 最好的培養皿, 就是正面因考的能力, 不管怎麼樣, 強迫自己往好處想, 既然已經遇上了, 就得往好處想, 有這樣的能量, 是一個人能夠擁有的最好資產…

展現自我4方法 深得「主管緣」的奧祕


經理人月刊54期 經理人月刊
2009/5/22
【字體】放大 | 正常 | 縮小

在職場上,「得人緣」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特別是得主管的緣。不過,如果很不幸地剛好是「得不到主管疼愛」的部屬,該怎麼辦?

你不妨站在主管的立場想一想,如果換做是你,相較於總是對自己顯出「走避不及、敬而遠之」表情的部屬,你應該會更樂意讚美「溫暖貼心、討人喜歡」的部屬吧?既然主管對部屬的評價免不了加入個人好惡,所以身為部屬的你,就只能盡量讓自己不討人厭。

不過,「不惹主管厭」還只是消極的做法,如果想更積極地「得到稱讚」,就要試著學習如何適度地展現自己。

雖說東方社會總認為「突顯自己就等於愛出風頭」,而表現突出就容易樹大招風、遭人排擠;許多人甚至認為力求表現是件「很難看」的事。但是,不管我們怎麼想,都無法否認「不說出來,就永遠不會有人知道」的現實。

適度展現自己是取得機會的入場券,而在職場中,我們要如何適度展現自己,才能為自己抓住機會呢?

方法1:以客觀角度分析工作成績

當我們從自己的角度講述工作成績,難免會強調覺得辛苦的那一部分。但從工作的整體來看,這只是枝微末節。因此,首先要客觀地檢視自己的工作,以「每個人都會讚揚的部分是什麼」的角度做客觀分析。

最重要的是要加上具體數字,例如只說「我開發了新的客戶」,就比不上「我開發的客戶比去年增加了10%,」清楚易懂並讓人印象深刻。

此外,加入他人的意見也是不錯的方法,例如「客戶表示,我們說明得很用心,因此決定下單」,像這樣加入旁人的證詞,就會讓你在展現自我時更具說服力。

方法2:提出自己尚待加強的地方

當我們執行一個難度極高的案子,結果拿到了高於合格標準的70分,這時大家的話題都會圍繞在「自己多麼努力才拿到70分」吧?其實,這是又一種錯誤的展現方式。

在職場上,老闆想聽的不是「拿到70分的祕訣」,而是「為什麼丟掉30分」,既然都已經及格了,就不需再刻意展現自己,太過強調自己的成功,只會讓人覺得自己過於自滿。

方法3:懂得在團隊中讚美他人

展現自己的同時,也不吝於讚美別人;最好的場合,就是團隊共事的時候。拚命吹捧個人成就的效果,其實比不上隊友對你的讚美。記住,所謂「展現自己」,就是「避免獨秀」;稱讚別人,同時也榮耀自己,才是最高明展現自己的方法。

方法4:建立「成功的公式」


業裡習慣「以成敗論英雄」,但這並不是理想的思維模式。只問結果,不看過程——長此以往,工作必然會受到偶然或運氣所左右。為了讓同樣的努力可以一直得到
同樣的成果,分析成功的原因,是絕對必要的。換句話說,為了讓任何人來做都能得到同樣的結果,就要將成功的經驗「公式化」。

建立成功的公式,可以讓工作變得十分簡單,就好像一開始把程式開發出來了,接下來只要更新版本就好。養成經常審視工作的習慣,有助於展現自己工作的成果。

以上4個方法,只要反覆練習,就可以熟能生巧。最重要的是,了解主管關心或認為有價值的事情是什麼?否則,就算再怎麼努力也得不到讚許。因此,投其所好,才能讓努力有所收穫。

另外,「時機」也非常重要,就算方法1到4都做到了,如果時機不對,還是有可能白忙一場。例如,達到目標卻超出預算,結果讓直屬主管被高層「關切」,如果這個時候還自吹自擂,就顯得自己「狀況外」,因此,千萬要注意「時機」。

(取材自《成功屬下「不報告」》,小松俊明著,文經社出版。)

本文章由「Manager Today經理人月刊」授權刊登,更多內容請見本期Manager Today經理人月刊

要在陽光燦爛時,努力修補屋頂!


本文摘自 戴晨志 "機會,就在行動裡"

網路上流傳一些小故事——在公車上,一老太婆對旁邊背書包的男學生問道:「你……你……知道……行……天……宮……要……在……哪裡……下……車……嗎?」

男學生看了老太婆一眼,不太理會那說話吃力、口吃的老太婆。老太婆有點心急,再次問道:「請……問……行……天……宮……要……在……哪裡……下……車?」

可是,那年輕學生還是不回答。這時,旁邊有個老先生實在看不過去,就指責男學生說:「你真是太過分了,老太太說話這麼辛苦,你還不回答她!」

這時,男學生沮喪著臉說:「我……我……怕……她……會……以……為…我……是……在……學……她……說……話……」

小陳問他的大學同學立明:「咦,你剛才看到一個男的走過,臉上表情怪怪的,你認識他嗎?」

立明說:「認識,他應該可以算是我的遠親。」

「遠親?什麼樣的遠親?」小陳問。

「他……他和我未婚妻結婚了!」立明說。

阿松成績不好,學習態度也吊兒郎當,老師氣得把阿松的媽媽叫到學校來,對她說:「妳這個兒子不念書,就是愛玩,連最簡單的『馬關條約』是誰簽的都不知道!」媽媽一聽,生氣地對阿松說:「兒子啊!男孩子做事就是要『敢做敢當』,那個馬什麼條約,如果是你跟人家簽的,你就要勇敢承認,我們做人就是要誠實,你不要讓老師氣成這樣啊!」

唉,生活、念書、工作真是苦悶,背什麼「馬關條約」也真是好無聊;不過,多聽點笑話,可能會讓苦悶的日子,多添增一些趣味!

最近,大陸有一位自稱是「苦孩子」的學生投書給報紙,他說,他念小學六年級,可是日子過得好苦;因為,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他從來沒有好好玩過,現在每天晚上寫作業,都要寫到十點,甚至十二點。所以,這苦孩子說:「我好羨慕那些瞎子、聾子,因為他們看不見、聽不見,他們可以不用整天學習!」

也因此,這學生說,讀書好累,為什麼連寒假、過年都還要寫作業?所以他的新年新希望,就是——「讓自己變成一個瞎子、聾子,可以不用再念書。」

當然,這是孩子在大人的錯誤壓力下所形成的偏激想法。可是,類似這樣的「苦孩子」還真不少,以致許多孩子與「學習」形成嚴重對立,這真是可惜啊!

如果,課本裡有許多小笑話,多好!如果,老師能夠幽默、風趣,多好!如果,教學有創意、有吸引力,不用一直抄寫作業,多好!如果,教室像電影院,多好!

然而,孩子不想念書了,想逃學了,想變成瞎子、聾子,怎麼辦?人生總要成長,要不停地學習呀!星雲大師與大陸名作家余秋雨在一場座談會中,不約而同地談到讀書的重要。星雲大師說:「即使再窮,也要讀書!」而且,人不只要讀書,還要讀自己、讀心、讀人生。

當然,一個人不是只有「讀書」就能成功,可是,知識就是力量!有知識、有見識,就有實力,也才能跳脫「舊思維」、走出人生「新絲路」啊!

而除了知識之外,人更需要有毅力、有意志力、有堅定力!所以,空口說,不去做,怎能累積出自己的實力?因為,「說一丈,不如行一尺呀!」

最近,我看到一則報導——有一名羅姓學生,國中時都在玩,英文、數學幾乎都沒有及格過;後來念了私立商工機械科,自認學費太貴,對不起父母,而下定決心要好好念書。後來,他考上崑山科技大學,畢業後,又考上台大機械所等四所國立大學研究所。而在考研究所的前半年,他說,他每天平均念書超過十小時、甚至十二小時。

羅同學說:「一旦下定決心要念書,什麼時間點都不嫌晚。」而且,「人一定要有目標,不管目標是高、是低,有了目標才能推著自己往前走!」

所以,「有目標,就有希望」「有意志,就有力量」「有毅力,就會成功」!

二○○五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由女星希拉蕊史旺獲得。希拉蕊史旺說,她是住在拖車裡長大的女孩;從小,她的父母經常吵架,甚至扭打,七歲那年,祖母寄給她一張機票,要她遠離家暴陰影。後來,希拉蕊一個人搭上飛機,也在飛機上哭累而睡著;當她醒來,看見機艙外的陽光、雲彩,金光燦爛,於是她發誓——「原來世界很大、很美,我要努力,以後讓自己經常坐飛機看世界!」

希拉蕊史旺並不是美女型的演員,比起妮可基嫚,演戲的機會自然比較少。可是,她帶著夢想進軍好萊塢,等到有了「登峰造擊」這部電影的演出機會,她不惜為戲增胖九公斤;更重要的是,她完全投入、勤練拳擊,所以才能以精湛的演技,二度贏得影后的殊榮!

有位潛能專家指出,成功者有三項特點——「一是充滿自信心;二是有達成目標的企圖心;三是堅忍的意志力。」所以,一個人有自信心、企圖心和意志力,才能邁向成功!而有實力的人,才會神采奕奕、十分神氣,不是嗎?

其實,「訓練不苦,就不叫訓練;訓練不苦,就不要訓練!」的確,訓練的過程,都是苦的;但,只有經過嚴厲、嚴苛的苦練,才能造就出有實力的人呀!

知名媒體人陳文茜小姐曾說一名言:「女人一過四十歲,就什麼都下垂,包括晚上十點以後的眼皮……」哈,真有趣!其實,男人呢,何嘗不是?如今,我已超過四十五歲了,眼皮也常不聽使喚而下垂;看太近的文字,眼鏡都要拿下,因已有「老花眼」了。

可是,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堅定信念,並不斷地朝著自己設定的目標前進!

因為,「只有心手合一、專注於一,才能跑第一!」

「專注、用心、不旁騖、有實力的人,才是最神氣呀!」

【行動加油站】

全球最大的大陸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巴巴,已在台灣設立分公司;其創辦人馬雲眼光極為精準,在全球經濟還沒感到「金融海嘯」時,他就寫信告訴員工:「貿易寒冬要來了,大家要準備過寒冬……」果然,次貸風暴大爆發,全球經濟衰退,許多公司倒閉、關門!

馬雲的一句名言是:「一定要在陽光燦爛時修屋頂。」

的確,當風雨來襲時,我們如何冒強風豪雨出去修理屋頂呢?這時候,已經來不及了!只有在陽光普照、晴天無雨時,去修理自己漏水的屋頂,才是最聰明的;當大雨來臨時,也才能安心無虞地住在屋裡,享受不被風雨吹襲、淋溼的安全。

所以,人生要隨時訂定目標,向著既定目標前進。

而且,也要——「著眼長遠,穩步向前走!」

一個人少年得志、快速登上高處,並不一定是件好事;一步一步、一階一階、老老實實、腳踏實地的往上爬,才是最安全穩固的。

同時,日本字中有一句成語「一生懸命」——亦即「為了達成目標,必須執著用心、盡心盡力、使命必達,即使付出全部生命,也在所不惜。」

我們就是要以「一生懸命」的信念與決心,讓自己迸發出生命的潛力和光芒;而且,也要努力做到「3P」的目標——「Progressive」(積極)、「Patience」(耐心)、「Professional」(專業)。

【智慧小錦囊】

你的選擇,可以是「做」或「不做」。可是「不做」,就是永遠沒有成功的機會!

「自憐」是你我最惡劣的仇敵!如果我們深陷其中,就無法在這世界上成就任何一件好事!——海倫凱勒(美國殘障教育家)

開卷有益 – 語宸二手書店


週三與青宜阿耿到中原的語宸書店買書 雖然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特定買的書 但其他的書卻是應有盡有… 一間小小書店 剛走進店裡的感覺還不錯 光線明亮 書也都有各式的分類 要找什麼 真的是超容易的… 這次的經驗還真的一點也不像印象中小時候和爸爸在嘉義的某間書店 (其實它像是不到五坪大的轉角空間利用) 裡的舊書味道… 第一次的經驗… 找到幾本自己覺得不錯的書 ^o^ 真是蠻棒的… 而且不必大老遠的到台北 然後買了書後又要提著它們一路轉車回家…

 

各類二手書籍之販售,高價收購交換書籍,讓愛好書籍朋友交流中甚至無形中減少生活求知的開銷而得到許多無法用言語表達書籍中傳達的之樂趣與知識的吸收及地球減輕負擔,滿足您對知識追求的慾望。


店內全景

文學書籍一區

文學書籍二區

百科書籍區更多有關語宸二手書店之圖片:語宸二手書店
營業項目:舊書買賣、交換
店名:
語宸二手書店
電話:03-436-4988
地址:園縣中壢市弘揚路75號(近中原大學)
E-mail:
old.book@msa.hinet.net
營業時間:早上11:00~晚上11:00

地圖:

要怎麼走呢?? 中原大學對面的實踐路右轉 直走約 5 分 看到弘揚路再次右轉 店不難找 是白色招牌…

本文相關照片及部份文字摘自 http://tw.myblog.yahoo.com/hotbook427/article?mid=613&prev=106&next=576

12天改變一生 – 第三天


第3天‧賦予言語玄機與奧妙

不要輕忽「問」的玄機

競爭無處不在。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應該學會給別人留餘地,

也要為自己爭取最大的領地。只有這樣,才會在不知不覺中獲勝。

有兩家賣甜酒且左右並列的小店,兩家店每天的顧客差不多,都是川流不息、人進人出的。

然而到了晚上結算的時候,左邊店家總是比右邊店家多出個百十元來。偶而一次也就罷了,可是天天如此就怪了,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呢?

原來,右邊店家的服務小姐微笑著把客人迎進去,給客人盛好甜酒之後,問說「加不加雞蛋?」當然有人回答「加」,也有人回答「不加」。加與不加的機率大概各占一半。

再看左邊這家店吧!每進來一個顧客,服務員問的是「甜酒裡要加一個雞蛋,還是加兩個?」愛吃雞蛋的就要求加兩個,不愛吃的就要求加一個,也有要求不加的,但是很少。

所以,一天下來,左邊這家店,就比右邊那家店,多賣出很多個雞蛋。

每天改變一點點
心理學上有所謂的「沉錨」效應:人在做決策時,思維往往會被得到的第一資訊所左右,第一資訊會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你的思維固定在某處。

掌握說話的藝術

語言具有很大的魔力,懂得了這層道理,便會讓你廣受歡迎。

有兩位年輕的修士,同時進入一所修道院修道。兩人過去都有抽煙的習慣,為了能一解煙癮,其中一位修士跑去問老院長說:
「能不能在禱告的時候抽煙?」
結果這位修士被臭一頓回來。
另一位修士則問老院長說:
「可不可以一邊抽煙、一邊禱告?」
這位修士居然被院長大大的誇獎一番,還稱讚他說:
「太好了!你連抽煙都想到要禱告。」

每天改變一點點
語言的效果,其實是文字排列組合的結果,同樣的文字,不同的組合,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意境。語言的魅力就在於此。

講究說話的品質

說話是一門藝術。一個不善於說話的人,很容易被人誤解,甚至惹出麻煩來。劉大就是個不怎麼擅長說話的人,常無端端的就得罪了人。

有一次,劉大在生日那天,請了朋友小張、小李、小王、小趙等人來家裡渴酒。小張、小李、小王都陸陸續續到了。可是快到開席時,小趙還不見蹤影。劉大著急的站在門口張望,並自言自語的說:「哎呀!該來的怎麼還不來呢?」

這時,小張正好站在劉大身旁,一聽這話,心裡就嘀咕著:
「那我是不該來的咯!」
於是袖子一拂,氣憤的走了。

小李見小張拂袖而去,忙問劉大:「小李這是怎麼啦?」
劉大也感到莫名其妙,更加著急的說:「嘖嘖,不該走的卻走了。」
小李聽了,眉頭一蹙,暗想:「那我大概是那個該走的咯。」
於是他也不辭而別了。

劉大還不明究竟,攤開雙手對小王解釋說:「你看,我又不是在講的他們倆!」
小王一聽,起了疑心,心想:「不是講他們,那大概是在講我了。」

於是,小王也氣虎虎的站起來,邁開腳步出門了。

劉大更糊塗了。這時小趙匆匆忙忙的趕到,正在生悶氣的劉大向他抱怨說:
「你呀,來得真不是時候!」
小趙一聽,二話沒說,轉身就走。

劉大呆呆的望著滿桌酒菜和空蕩蕩的客廳,不禁長歎一聲,對自己說道:
「唉!我到底是哪兒說錯話了呢?」

每天改變一點點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你說的每一句話和說話的方式,將決定你的生活品質。

12天改變一生 – 第二天


第二天‧讓理想與創意轉個彎

由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從問題的各種角度,能看出各不相同的結果。在工作中也是如此,你有可能遭遇別人無情的否定,但是千萬不要就此否定了自己,認為自己會一無所成。你可以利用自己的思維,引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或多吸收別人的意見,以不同的角度看看自己,你將發現,你是優秀的!

有位青年畫家,想努力提高自己的畫技,畫出人人喜愛的畫。為此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把自己認為最滿意的一幅作品掛出來,旁邊放上一枝筆,請行家們把不足之處,給指點出來。

畫市上人來人往,畫家的態度又十分誠懇,許多人就真誠的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到了晚上,畫家發現,畫面上所有的地方,都標上了指責的記號。也就是說,這幅畫簡直一無是處。

這個結果對青年的打擊太大了,一時萎靡不振,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繪畫的才能。

他的老師見他前不久還雄心萬丈,此時卻如此情緒消沉,不明白原因。待問清原委之後,哈哈大笑,叫他不必就此下結論,換一個地方再掛一天試試看。

第二天,畫家把同一幅畫又掛了出來,旁邊一樣放上了一枝筆。所不同的是,這次是讓大家把覺得精彩的地方指出來。 到了晚上,畫面上所有地方,同樣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各種記號。

青年畫家這才恍然大悟,以後終於在畫壇上有了成就。

每天改變一點點
眾口難調,你永遠無法滿足所有人的胃口。高明的廚師,會引導大家跟著自己的感覺走,而不是讓自己跟著別人走。透徹的理解別人的讚揚和批評,你才會有所感悟。

運用超乎常規的思維

常規的思維方式,就像一張會把你網住的網,如果你始終走不出它,你就會被它困住,無法化解問題。人的思維應是立體的、多面的,只有把自己提升到一個高度全方位的位置,再去詮釋它,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在一次歐洲籃球的錦標賽上,保加利亞隊與捷克斯洛伐克隊相遇。當比賽剩下八秒鐘時,保加利亞隊以兩分優勢領先,似乎是穩操勝券了。但是,局勢卻不然。因為那次錦標賽所採用的是循環制,保加利亞隊必須贏球超過五分才能取勝。也就是必須用僅剩下的八秒鐘,再贏三分,才能算勝。這談何容易?

這時,保加利亞隊的教練突然要求暫停。

許多人對此舉都付之一笑,認為保加利亞隊大勢已去,被淘汰是不可避免的,教練即使有回天之力,也很難力挽住狂瀾。

暫停結束後,比賽繼續進行。這時,球場上出現了眾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保加利亞隊拿球的隊員,突然運球向自家籃下跑去,並迅速起跳投籃,球應聲入網,比賽時間到。

全場觀眾頓時目瞪口呆。最後,裁判員宣佈雙方打成平手,需要延長加賽時間比賽,大家才恍然大悟。

保加利亞隊這個出人意料之外的舉動,為自己創造了一次起死回生的機會。在加時賽的期間,保加利亞隊贏了對方六分,如願以償的過關了。

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顯示,人類所使用的能力,只有占人類所具備的能力的百分之二十五。

這就更有必要倡議打破常規的創造性思維了。

在一般情況下,按常規辦事並沒有什麼錯。只是,當常規已經不再適應變化了的新情況時,就應該解放思想,打破常規,努力創新,另闢蹊徑。因為唯有這樣,才能化缺點為優點,化弊端為有利,化腐朽為神奇,並且在似乎已經絕望的困境中,尋找到希望,創造出新的契機,取得出人意料的勝利。

每天改變一點點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應該多注重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凡事不妨換個角度和思路,多想想,對事情絕對有幫助。聰明的人,就是想法跟別人不一樣的人。

12天改變一生 – 第一天


第1天‧別讓環境亂了分寸

不必為小事動怒

犯不著去跟一些小人計較。因為即使你贏回了面子,卻輸了時間和精力。相反的,小人無所謂面子,有的卻是時間和精力,可以跟你耗。兩相比較之下,你就更居下風咯!

美國著名的拳王喬‧路易,他縱橫拳壇多年,打敗無數高手。但是他私底下為人卻十分謙和,與場上的勇猛模樣,完全不一樣。

有一天,路易和朋友騎車一起外出,在路上和一輛貨車小小擦撞了一下。對方下了車,氣沖沖的把他們痛罵了一頓。

等貨車司機走了以後,他的朋友問路易,為什麼不修理那個傢伙?路易很幽默的回答說:
「如果有人侮辱了歌王卡羅素,你想卡羅素會為他唱一首歌嗎?」

每天改變一點點
不是用武之地,就不必顯露英雄本色。千萬不要因為狗咬了你一口,而有想咬狗一口的想法。

不因別人的態度而改變

有人認為,做人不需要做給別人看,不管別人怎樣,只要自己的本質不變,就是一個真正的智者。如果老是隨外界環境的影響,而改變自己做人的初衷,就像風一樣搖擺不定,任何事情一定無法做到完美。

有一個人和朋友,在住家附近的商店買東西,他禮貌的對店員說「謝謝」,但店員卻板著臉孔,沒有理會。

他們走出商店時,他的朋友說:「那傢伙的服務態度真差!」
這個人對朋友說:「哎呀!他每天都是這個樣子啦!」
朋友說:「既然他每天都這樣,你為什麼還要對他那麼客氣?」
這個人回答說:「我為什麼要因為他的壞態度,來改變我的好行為呢?」

每天改變一點點
不要因為別人,而改變自己做人的原則。別人的不友善是無智,而你的不友善是愚蠢。

唯我世代 (Generation Me)


2007/10/19
【字體】放大 | 正常 | 縮小

「唯我世代」(Generation Me): 1970-1990年出生的人

美國心理學博士珍‧特吉(Jean M. Twenge) 於2006年, 出版其有關世代差異的研究結果, 書名叫做「Generation Me」, 中文譯本「年輕人的處境與未來」, 於2007年4月由遠流出版社出版。

這本書的特別之處, 在於作者透過大量的量化問卷資料(累積5個世代60年, 統計超過130萬份的心理測驗量表「班氏性別角色量表」), 論述1970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其人格特質傾向自由、個人主義、追求個人的快樂, 與嬰兒潮世代出生的年輕人(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1945年之後出生的人)強調自我實現、改變世界的人格特質, 有很大的差異(表一) 。

「唯我世代」的年輕人強調自我, 個人主義, 但相對的也比較焦慮與沮喪

造成這種世代差異的主要原因, 乃因生育控制, 少子化的時代背景, 在1970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人, 被教育成把「自我」放在最前面, 強調做你自己, 你可以成為任何你想要成為的角色; 但成年後, 迫於現實環境, 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 特別是付不起飆高的房價及昂貴的建保費用, 讓這個世代的年輕人變的焦慮與沮喪。

「唯我世代」在行銷與廣告上的重要性與應用

唯我世代在行銷與廣告上的應用

珍‧特吉(Jean M. Twenge)在其著作中所討論的, 雖然是美國人的世代差異, 美國年輕人的改變, 但她也提到, 開發中國家的年輕人, 應該是下一波改變會發生的地方, 特別是強調個人主義的美國麥當勞、可口可樂正擴散到全世界時, Me世代個人主義、唯我至上的社會思潮, 可能會在全世界各地興起, 而台灣也不例外。

不同世代的自我

為什麼將「唯我世代」這個名詞在這期的月刊中提出來討論? 它在行銷或廣告的應用上, 有何重要性? 說明如下:

台灣, Me世代(約18-35歲)的人口約有650萬人, 占全台灣2千萬人口的29% (接近三分之一), 是相當大的一塊市場

美國《時代》週刊曾報導日本唯我世代驚人的消費能力,在2001年日本仍處於經濟不景氣的時候, LV在日本的銷售量仍以兩位數的速度成長。Me世代的消費能力, 實在不容小覷。

麥當勞 i’m lovin’ it 廣告活動的精神, 基本上也是反應Me世代的人格特質!

英商保誠人壽變更廣告標題

珍‧特吉(Jean M. Twenge)博士在書中有提到, 英商保誠人壽原本已經沿用很久的廣告標題「為自己找到保障」, 為因應Me世代將「自我」擺在最前面的心態, 將廣告標題改為「成為自己的保障」。

麥當勞「i’m lovin’ it」廣告活動

自2003年始, 麥當勞於全球陸續開始 i’m lovin’ it (我就喜歡)品牌廣告活動, 這個廣告活動是麥當勞第一個全球性的廣告活動, 其訴求對象就是15-24歲Me世代的年輕人!

媒體的使用行為

「唯我世代」的媒體使用行為

透過尼爾森的媒體大調查(Media Index)及生活型態調查(Life Index), 我們進一步分析Me世代的媒體使用行為, 價值觀, 及其生活型態等。






唯我世代的媒體使用行為分析

電視及網路是Me世代使用的主流媒體

較常看的電視節目類型

從上頁圖, 很清楚的, 報紙(92%)和網路(67%)是接觸Me世代最方便的媒體工具。

在電視部份, Me世代的年輕人喜歡看新聞、綜藝、電影等類型的電視節目。

網路活動部份, Me世代的年輕人慣用網路搜尋各類資訊、收發電子郵件、使用即時通訊、以及瀏覽個人或朋友的部落格(Blog)網站等

Me世代的年輕人喜歡看蘋果日報, 喜歡讀軟調性(如時尚、影視娛樂)雜誌

上個月讀過雜誌的類型

與預期相符, Me世代的年輕人較喜歡看腥羶的蘋果日報;

雜誌部份, 多數偏好軟調性的時尚、影視娛樂雜誌。

唯我世代對媒體廣告的看法與價值觀

高度依賴廣告及媒體:
Me世代年輕人比35-65歲年長族群, 更依賴廣告及媒體於產品購買及資訊蒐集。投資廣告於Me世代的年輕人, 理應報酬率高於其他族群。

不擅於投資理財來增長財富:
跟預期相符, Me世代的投資理財觀略遜於35-65歲年長族群。雖然多數Me世代年輕人知道自己的錢花在那裏, 但他們對於如何投資增加自己的財富, 卻不是很瞭解。

有自信, 重朋友, 但更重視家庭


唯我世代的購物態度

透過網路、電子產品蒐集產品資訊及處理事情:

在所有以Me世代年輕人為訴求的廣告活動中, 理應增加電子網路媒體的預算比例。

注意流行資訊, 也較年長族群崇尚名牌:

價格敏感度相當高的族群:降價促銷對Me世代族群應該相當有效。

專家推薦, 及明星代言, 對Me世代的年輕人亦有一定的影響力


結果摘要

美國心理學博士珍‧特吉(Jean M. Twenge) 應用累積5個世代60年時間, 超過130萬份的心理測驗量表, 發現美國年輕人人格特質的世代差異, 並將在1970-1990年出生的年輕人命名為「唯我世代」(Generation Me)。

珍‧特吉(Jean M. Twenge) 發現這種世代差異, 肇因於生育控制, 少子化的大環境, 美國家庭教育強調將「自我」擺在最前面, 告訴小孩「做你自己」, 因而個人主義、自由成為Me世代年輕人的主流思想及人格特質。這股潮流也隨著強調個人主義的可口可樂、麥當勞等企業, 散佈到台灣、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及全世界。

在台灣, Me世代(約18-35歲)的人口約有650萬人, 占全台灣2千萬人口的29% (接近三分之一), 其市場潛力, 不容小覷。透過尼爾森的「媒體大調查」及「生活型態調查」, 我們對台灣Me世代年輕人的媒體使用習慣、價值觀、及購物態度, 做了初步的分析如下:

媒體使用習慣:

電視及網路是Me世代使用的主流媒體;

Me世代年輕人喜歡看新聞、綜藝、電影等類型的電視節目。

網路活動部份, 他們常常上網搜尋各類資訊、收發電子郵件、使用即時通訊、以及瀏覽個人或朋友的部落格(Blog)網站等。

價值觀:

高度依賴廣告及媒體於產品購買及資訊蒐集, 因此投資廣告於Me世代的年輕人, 報酬率理應高於其他族群。

雖然多數Me世代年輕人知道自己的錢花在那裏, 但他們對於如何投資增加自己的財富, 卻不是很瞭解。

有自信, 重朋友, 但更重視家庭

購物態度:

Me世代透過網路、電子產品蒐集產品資訊及處理事情, 因此在所有以Me世代年輕人為訴求的廣告活動中, 增理應加電子、網路媒體的預算比例。

Me世代注意流行資訊, 也較年長族群崇尚名牌

價格敏感度相當高的族群, 降價促銷對Me世代族群應該相當有效

專家推薦, 及明星代言, 對Me世代的年輕人亦有一定的影響力

本文章由「浩騰媒體」授權刊登,如果您對媒體有任何問題,或是對於【浩騰媒體】有任何建議,都歡迎您來函不吝批評指教;我們將由媒體專業人員針對您的問題,提出詳盡的回答。來函請寄:sophia.hsu@omd.com.tw

不可不防的13種人



不可不防的13種人

俗話說得好,防人之心不可無,一樣米養百樣人,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身旁的朋友究竟是貴人還是小人,你不得不提防!

謹防交淺言深

朋友之間相處的時間可能比家人之間相處的時間還要長

,因此互相幫助是免不了的,而且它有利於朋友之間關係融洽,但是並不是幫助越多越熱情越好,很多時候好心會成驢肝肺。

當很多同學還在為工作發愁的時候,小方已經安然坐在這家大公司的某個小方格裡開始他的職業生涯,他受寵若驚而又異常興奮,正是懷著對力薦他的頂頭上司十二萬分的感恩之心到新部門報到的。

小方認真地工作,對同事很熱情,相應地,大家對他的評價也不錯。小方心裡想:公司並不像大家說的那麼複雜呀,起碼我在的這個組裡人情味還挺濃的。因為覺得同事們都很好,小方也盡力幫助別人,比如說,幫劉大姐影印資料(經常花上半小時),幫小吳做計畫書的封面設計,每當別人說「謝謝」的時候,他心裡都很美。到後來,小方甚至幫上司去接他在上幼稚園的寶貝兒子,有時候他也覺得彆扭,但是他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別人,他們對小方真的很好呀。再說,對他來說,拒絕別人是比做這些小事更麻煩的事,算了,算了,也是偶爾為之,小方總是這樣安慰自己。

直到有一天,小方無意中聽到另一部門的人說到自己。「那個新來的小方呀,很有心機啊。」「你覺不覺得他很會巴結主管的?」…… 沒想到辛辛苦苦的工作竟換來這樣的評價,小方的肺簡直氣炸了。

還有一件事更讓小方懊悔:他們組裡有個女孩,他們處得非常好,工作上常能保持意見一致。他們的友情也不斷深化,發展到了各自的私交圈子,對方的男女朋友也都十分熟悉。她有時會和小方的女朋友一起逛逛街,小方和她男朋友偶爾也會打打球。有時四個人還坐在一起搓麻將,公司裡的其他同事都特別羡慕他們。

但這種融洽的關係卻在有一天出現了難以彌合的裂痕,起因是公司裡新來的副總經理。女孩從見到他第一眼起,就很不自然,副總經理也是,兩人坐在那裡,並不說話,卻有種微妙的氣氛。下班時,女孩突然「消失」了,而平常他們都是一同坐車回家的,即便臨時有事,也會先打個招呼。小方問了門口的管理員,說她是和副總經理一同出去的。

第二天,女孩紅腫著眼睛來上班。回家的時候,沒等小方問,她就主動和盤托出:副總經理是她大學時的同學,他們曾經談過戀愛,後來因為副總經理畢業後去了美國,兩人斷了往來。副總經理經過一次失敗的婚姻,再見女孩,有了和她重溫舊情的想法。說著說著,女孩忍不住掉起眼淚來。小方和這個女孩子就這個事情作了親密的交談,但是沒想到,自從那次之後,女孩和他漸漸疏遠,也許是後悔讓他知道了這個秘密。終於有一天,她開始在同事間放風,說小方做事常常偷懶,完不成的任務都要她幫他頂著。
 
上面的故事可能會引起很多人的深思。千萬不要和這種「沒良心」有過密的交往,因為你對他知根知底,所以一旦風向有變,你立刻就會成為他的重點防範對象。別人的傷心史,能不聽就別聽,更不要濫施情感。你同情他,說不定他轉眼間就會為自己的一時脆弱而後悔,甚至轉而恨起你來。


防人之心不可無

周圍的朋友裡會有妖魔鬼怪?聽起來有些聳人聽聞,其實他們就是大家常說的「偽君子」,都是衣冠楚楚、風度翩翩的俊男靚女,並不是青面獠牙的牛頭馬面,正因為這樣,才更危險、更可怕。

小周剛畢業時,對未來充滿了憧憬,恨不得一下子就獲得成功,所以幹起活來格外賣勁。試用期過後,小周與張全一起分到了行銷部,因為他們同歲又同時進公司,所以很快成為了好朋友。在工作上更是無話不談。可是沒想到,後來小周竟成為他加官晉爵的墊腳石。

原來,經過一年多的友好相處,張全處心積慮地搜集各種「有利證據」,比如小周某月某日說老總的頭型太老土,他都會在「適當」的時刻向老總「不經意」地說漏了嘴。後來當小周得知老總為什麼對自己的印象這麼差的時候,他發現自己被出賣了。雖然小周很憤怒,但經過仔細考慮,發現要和張全翻臉爭鬥下去實在太累了,而且在這樣一位愛聽小人讒言的老總手下幹也沒什麼意思,於是不顧家人的勸阻毅然地辭了職。

這一次,初生之犢的小周對「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可謂大徹大悟。以後再碰到這種人,小周都會敬而遠之,而且小周也不輕易在辦公室裡談論自己或其他人的閒事了,禍從口出嘛。

故事中張全這樣的「偽君子」多數都是欺軟怕硬型的,如果他們做得不是太過火,你大可不必去理他們,但是適當的時候,你也可以甚至必須反擊一下。對待陰險型的「偽君子」,要以預防為主,處處留心,別被他鑽了空子。這種人對你經常採取陽奉陰違的態度,有點像披著羊皮的狼,所以不要輕信他對你的讚美,因為他在讚美你的同時,在籌畫如何利用你,笑裡藏刀呀!如果對方勢力強大又小人得志,最好敬而遠之。